萧何是6号,行事风格谨慎周全、低调务实、未雨绸缪
[1] 谨慎周密,严守底线:6号人格面对未知时习惯做好全面准备,刘邦率先攻入咸阳后,将士们被秦宫的金银财宝所吸引,纷纷争抢财物,唯独萧何保持清醒,第一时间收集秦朝的律令、户籍、地理图册等重要档案。这些资料看似普通,却为刘邦掌握天下形势、制定治国方略提供了关键依据,也让刘邦在日后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占据先机。
[2] 低调务实,不慕虚荣:6号通常不追求个人的高调表现,更注重团队和集体利益,毕竟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’。萧何深谙“功高震主”的道理,始终保持低调谦逊的作风。汉朝建立后,刘邦论功行赏,将萧何列为首功,给予丰厚赏赐,众多将领对此表示不满。萧何却不争不抢,默默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,在幕后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辛勤付出。他没有像其他将领那样四处宣扬自己的功绩,而是将精力放在处理政务、安抚百姓上,这种低调务实的态度,让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得以善终。
[3] 深谋远虑,布局长远:6号人格善于思考潜在风险,提前谋划应对策略。楚汉相争期间,萧何留守关中,他深知后勤保障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。于是,他在关中大力发展生产,安抚百姓,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,确保粮草和兵员的稳定供应。同时,他还积极修缮城池,加强防御,防止敌人偷袭。正是因为萧何的深谋远虑,刘邦才能在前线安心作战,即使多次战败,也能迅速恢复实力,最终战胜项羽,建立汉朝。
[4] 顾全大局,忠诚不二:萧何自刘邦沛县起义起,就认定刘邦是能成就大业的人,并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身边。在刘邦势力弱小、多次陷入困境时,萧何不离不弃,全力辅佐。例如,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,前往汉中就国,许多将领和士兵因思乡心切而逃跑,刘邦的势力受到严重削弱。关键时刻,萧何力荐韩信,他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,认定韩信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人物。在萧何的坚持下,刘邦拜韩信为大将,韩信也不负众望,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赫赫战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