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琅琊榜》靖王萧景琰—九型人格1号
帝王,皇帝,君主。这是天下主人的尊号。然而君王真的是天下的主人吗?《群书治要·六韬》中说“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,天下之天下也”,孟子也言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,天下才应该是君主心中的重点,而非帝位。作为一个未来的君主,萧景琰这一点做得很好,这也是他角色火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萧景琰心怀苍生百姓,所以梅长苏才会选择他作为自己的主君,选择他为天下的主君。 靖王军人体魄,纯孝肝胆,守灵时尽哀尽礼,一丝不苟,迥异于诸皇子。因为靖王的封位仅是郡王,所以他平时在隆重场合很少跟太子和誉王站在一起,此时大家连着三十天呆在同一个孝殿中,不同的表现看在陪祭的高阶大臣们眼里,那还真是良莠立见。
靖王和九型人格中一号的人格恰恰相符,一号人格的爱批判自已,也爱批判别人,他们内心拥有一张列满应该与不应该的清单。他们认真尽责,希望所做的每件事都绝对正确。
他们很难为了自己而轻松玩乐,因为他们以超高标准来审查自己的行为,而且老是觉得做得还不够。他们有可能因为害伯无法臻于完美而耽搁了事情。一号人格的人有种道德优越感,很可能厌恶那些不守规矩的人,特别是当这些人越矩得逞时。他们是优秀的组织人才,能够紧追错误和必须完成的事项,把任务完成。
在朝堂辩论里,夏江质疑靖王要为梁帝当年判的铁案翻案, 其实这时靖王只需解释几句诸如“并无此意”啦,“不是对当年案情有什么异议”啦之类的话,事情也就扯开了,夏江再是元老重臣,毕竟身为臣属,也不可能非揪着死追滥打,但是靖王毕竟是靖王,十三年的坚持与执拗,并不是最近这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可以磨平的,甚至可以说,正是近来陆续发现的一些真相,使得他心头的愤激之火烧得更旺,所以此时此刻,虽然他明知表面上爱听不听的梁帝其实正等着品察他的反应,但要让他无视自己的真实内心说些圆滑献媚的话,萧景琰实在做不到,他不顾客观的情况,坚持自己的想法。刚正不阿是一号人格永恒不变的执拗。
萧景琰是一个非常重情重义的人,重情重义到有些执拗的地步。以他的才华,如果在赤焰逆案上愿意向梁帝低头,哪怕是做做样子,他都能过得好得多,他却没有,只因坚持心中坚定的理由。他的兄弟和长辈绝不会谋反,他信,便一直坚持。
当他说出那句“如果我死后见到林殊,他问我为何不救他的副将时,你要我回答不值得吗”,我想,梅长苏应该是高兴的,因为他的大水牛从来都没有改变过。连言阙都说靖王与梅长苏的决定让他震动,“明知是陷阱,是虎狼之穴,可是仍然要闯;利弊得失如此明显,却仍然要去救,如此愚蠢,却又如此有胆魄的人,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”。
一号人格的人通常批判权威。他们要的是高超的伦理观和明确的守则,以便根据正确标准来衡量自己。如果一个既定的明确信念被改变,他们会生气,尽管"如果有改变的好理由,而且合乎逻辑,我们是很有弹性的——特别是当这是其中一个既定变数时。
萧景琰十二年的坚持和隐忍,无论面对再多的不公与薄待,他也不愿软下背脊,主动为了当初的立场向父皇屈膝请罪。他是在军中素有威望的大将军,只要略加表示,太子和誉王都会十分愿意收纳他成为羽翼;他是战功累累靖边有功的成年皇子,只要俯身低头软言忏悔,皇帝也必不至于硬着心肠多年冷淡,有功不赏。
然而这一切看似容易的举动他一样也没有,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一道道的诏命,奔波于各个战场之间,偶有闲暇,大部分时间也只在自己的王府与城外军营两处盘桓,远离皇权中心,甘于不被朝野重视,只为了心中一点孤愤,恨恨难平。正直和正确对一号人格的人很重要。他们以对和错的角度观看世界,没有所谓的折衷,而且如果他们的正义感遭到污蔑时,他们会狂热地支持一个事件。他们似乎觉得,如果做得够卖力,他们能把每件事弄得好而正确。而且他们是惟一会这样做的人。
摘自:EPTP亚洲中心


当前字数为:
评论

一路随风
2016-03-08 17:01:07.0
最近琅琊榜去韩国圈粉了,鼓掌!!

菱色.J
2016-03-08 16:44:44.0
wuli 王凯好帅


ashtony
2016-03-08 15:30:57.0
萧景琰是一个非常重情重义的人,重情重义到有些执拗的地步。



追剧学九型#
在这里探讨一下电影、电视剧中的角色
成员数:1 热度:1.85

萧景琰(靖王)
xiāo jǐng yǎn
《琅琊榜》靖王,大梁国七皇子,爵号靖王,前赤焰军少帅故骁骑将军林殊的表哥和挚友,由王凯饰演。
1号
(还有可能是1号)
#琅琊榜#